夜幕下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少了一份白日里的喧嚣。众多同学结束一天学业开始休息时,操场上身着橘红色消防服的“救援小分队”还在挥汗如雨,他们背着沉重的设备,反复练习矿山应急救援的技术要领。
37岁的黄文祥,是小分队的指导教师,也是演练中被抢救的“伤员”。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今年6月,黄文祥带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一举夺得国赛团体一等奖的佳绩。
十年如一日,黄文祥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将时间和汗水倾注其中,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印刻在心间,以匠心精神教书育人。
黄文祥带队指导学生获得2021年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国赛一等奖(图中左三为黄文祥)(受访者供图)
像煤炭一样燃烧,释放出光和热
2003年,黄文祥考入西安科技大学,一口气读完本科与硕士。毕业后,黄文祥进入被誉为西南地区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专任教师。
“读书期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徐精彩教授的先进事迹深深影响了我,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入党,在平凡的岗位上,像煤炭一样燃烧,释放出光和热。”如今已是共产党员的黄文祥,在教师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习,专研教学,带头“以赛促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黄文祥意识到技术不断变化,教育教学必须紧跟产业发展,对接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不能故步自封。2021年备赛期间,黄文祥先后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研究分院等机构调研学习,及时向救护队和科研机构“取经”。最终,黄文祥指导自己的学生在国赛中一举拿下团体一等奖。
立足岗位,在思想上不断进步,这是身为党员的黄文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多次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习,汲取智慧与力量。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在党史中领悟初心使命,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学生成长。”
黄文祥在指导学生演练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扮演伤员(受访者供图)
一番寒彻骨,方得梅花香
学好理论的同时,还需强化实践,提高技能。为了帮助学生练好技术,黄文祥身体力行,长时间陪伴学生训练。除了正常授课时间,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模拟矿井和机房,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有时为了达到训练目标,经常熬夜至凌晨。周末或节假日,家里没人看护小孩,就直接带小孩到现场,继续指导学生训练。
在今年大赛前3个月,学生们从早上到晚上均有任务安排,没有周末和假日。学校操场上,每天定时会出现一群身着橘红色消防服的小分队,带着装备操练,提升技能。
训练过程中,黄文祥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动作会重复无数次,直到准确无误,烂熟于心。比如心肺复苏,学生一天按压超过1000次,膝盖跪地经常肿痛;学生剥电缆一天超过3米,手指常常磨破出血。“训练虽然很艰苦,但同学们都持之以恒,技术水平不断攀升,这就是信念的力量。”黄文祥说道。
“救援争分夺秒,不仅考验专业技术,也考验心理素质。”黄文祥认为,决定救援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心理素质,因此他经常带着学生去广场、轻轨站、菜市场等人来人往的地方“练摊”。学生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模拟演练,锤炼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稳如泰山的抗压能力、处变不惊的宽容心态。
黄文祥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受访者供图)
比赛技能,也是应急“急能”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能比赛中有一个重要模块是现场急救,比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这些技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能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
在今年举办的矿井灾害救援国赛闭幕式现场,出现了揪心一幕,在会场中间位置的一名志愿者突然倒地不省人事,现场人员顿时陷入慌乱。长期从事救护工作的职业感驱使,黄文祥立马跑到了志愿者面前,第一时间用手指触摸患者颈动脉,同时用余光观察胸腔,发现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判断为普通昏迷。黄文祥采用掐人中的方式施救,不到10秒钟,患者恢复意识,他立即嘱咐其他志愿者将患者送往医院。
“如果心脏呼吸骤停,在前3分钟施救,成功功率可以达到60%。生命都是无价的,急救决不能耽搁,这也是我们安全从业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黄文祥说道,“我相信这样类似的事情,在各种场所都有可能会遇到,甚至会有更加严重的情况。这时候比赛的技能,就变成了现场应急的‘急能’,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应急人员的价值。”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黄文祥带过的一届又一届学生踏入社会,在各行各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有部分学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技能参与到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梨园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松藻煤矿“9·27”重大火灾事故等灾害救援中,勇敢守护生命与安全。
“不管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煤矿安全或其他工作,矿山救援比赛中的急救技术技能和自强不息的竞赛精神,在他们的岗位中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文祥说,更重要的是这一门课程会让他们厚植“生命至上”的理念。
从教十年,黄文祥专注于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目前建设的《事故应急救援》课程已经获得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黄文祥犹如一块“煤炭”,燃烧自我、默默奉献,在他身上,“乌金精神”正熠熠生辉。
(供稿:党委宣传部/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