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2021-2023年科研创新团队评审会在五三楼二会议室召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处副处长樊汶樵、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曾孝平、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江长胜、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梁波、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又兵,学校副校长唐继红、科研与技术服务处以及2021-2023年科研创新团队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副校长唐继红对各位专家来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结合实际实施科教融合,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技术应用和成果转移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他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严格把关,为我校创新团队的培育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科研创新团队成员能拓展科研视野,更好地完成团队研究工作。
随后,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分别从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拟开展研究工作前景、科技成果与社会贡献情况等四个一级指标方面进行汇报。
评审专家对10个科研创新团队一一点评。专家组长曾孝平院长指出,科研创新团队要凝练方向,突出问题,强化产业合作与应用,成果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樊汶樵副处长指出,各个团队要注重研究方向的关联性,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要匹配,专利、论文、专著的预算不宜过高,建议在高水平科研获奖基础上,深化产业化目标,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江长胜教授指出,团队研究方案范围要具体,要聚焦方向,提炼创新点,加大成果转化及应用;梁波院长提指出,各个团队需要进一步阐述研究基础与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和路径,提炼应用技术成果,多吸收校外资源;李又兵副院长表示,各个团队要聚焦研究团队名称和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方向,明确技术创新点和应用前景,加强技术推广路线和方案。
最后,樊汶樵副处长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围绕学校目标,促进成果转化;二是团队结构、人员组成、团队目标,都要聚焦在科研创新上,解决问题是关键。他表示,学校创新科研团队要发挥团队优势,聚焦研究方向,逻辑关系相互支撑相互关联,培育科研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通过团队组团,科研方向聚焦出大成果。
评审会现场
(供稿:科研与技术服务处 陈萍 张礼贤/摄影:宣传部/责编:果姝君 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