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叶正泉老师受组织派遣,来到云阳县栖霞镇吉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高校讲台到田间地头,角色的转换,职责的变化,给他带来最大的挑战是:对脱贫攻坚满怀豪情,却不知从何着手开展新的工作。通过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认识到,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任何工作,出发点和落脚都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身体力行 走进村民心里
叶书记利用周末、下班时间,以垦荒种菜为切入点,亲自体验农民耕种的不易。他虚心向村民讨教种植经验,了解村民在“两不愁三保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快就与村民们熟络起来了,进而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一起干农活,一起拉家常,很快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老百姓都愿意跟叶书记说真话、讲实话。
向村民请教种菜方法
与村民同劳动、拉家常
雷厉风行 切实解决问题
红双路吉平村段车多路窄,弯多且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晚上更是存在安全隐患。叶书记拿着自己拟定的《吉平村公路沿线路灯安装方案》,向镇领导汇报,到县帮扶单位游说,回学校争取支持。最后他得到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政的支持,学校捐资为吉平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在入户走访时,叶书记了解到吉平村3组和4组多数村民年老体弱,出行不便,下雨天道路泥泞,时常摔跤的情况,他马上查阅吉平村组级公路建设规划,向栖霞镇党委进行了专题汇报。最后,栖霞镇拟筹措资金450万元,2019年内为吉平村新建机耕道5公里,硬化组级公路6.1公里。
检查路灯安装情况
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查看组级公路建设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深入调研,叶书记了解到吉平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品种多、规模小、无特色”的问题。他以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为契机,走镇上、跑县里,经多方争取,使吉平村成为了重庆市2019年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结合云阳县驻村工作队“赛技能赛业绩”活动,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研究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利用吉平小学闲置校舍,启动了桑蚕种养殖基地建设,打造了葡萄园、猕猴桃园基地,兴办了乡村旅游接待点(农家乐),努力在产业特色和规模上有突破,让村民偿到甜头,得到实惠,从内心感受到“穷则思变,变则能通”的道理。
吉平村葡萄园
吉平村乡村旅游接待点
党员示范 抓实党建工作
叶书记把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统领,起草了《吉平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党组织活动,梳理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在全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六项行动”、“四业同创”、党员“一帮一”等活动,带头参加人居环境整治,牵头制定村规民约,收到了良好效果。
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给全村党员上党课
驻村以来,叶书记把“振兴吉平村集体经济,让每个村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说,“只要还有一户贫困户未脱贫,我就会一直待在吉平的田间地头,绝不会回到高校讲台”。
(供稿:工会办公室/责编: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