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至5日,全国诊改委专家组应重庆市高职诊改委邀请赴渝开展为期3天的高职教学诊改试点工作现场调研活动。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杨应崧担任专家组组长,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诊改专委会主任丁晓昌,全国诊改委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何锡涛、汪建云、陈春梅任组员来渝调研。
1月5日,第三场现场调研会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进行。市内5名专家和10所高职院校代表,我校教学部门、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通信专业教学团队等200余人到场观摩。校长张进主持会议。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易俊致欢迎辞,对专家一行、观摩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盼专家组对学校的教学诊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推进学校教学诊改向纵深化发展。
随后,专家组组长杨应崧讲话并做调研工作安排。他在讲话中强调,高职院校要认识到进行教学诊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诊改工作,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教学诊改解决现实问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会上,校长张进从教学诊改方案、开展的情况、未来的打算以及存在的困惑等四个方面对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进行汇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分别汇报了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进展与成效。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分组开展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访谈、专业和课程负责人座谈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调研,与学校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学校在推进学校重点工作、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诊改困惑,并现场查诊。
下午,专家组召开教学诊改反馈会。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对学校教学诊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强调大数据应用在教学诊改工作的应用关键点和重要性。专家组组长杨应崧作调研工作总结。杨应崧组长认为,重庆市教委非常重视诊改工作,通过此次现场调研和观摩活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起到了面上推动,广泛受益的作用。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诊改工作,推进有序,成效明显。一是教学诊改工作理念清晰,学习和宣传有力度和深度,效率高效果好,受益面广;二是教学诊改工作开展时间早,措施有力,创新有为,走在全国前列;三是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组建了队伍,加大了投入,对教学诊改深入推进产生了积极作用。他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树立质量诊改意识,依靠质量提升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意识,坚持把教学诊改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努力突破诊改的深水期和瓶颈期;做好市场调研,建设数据库,做好软件开发,进一步完善目标链和标准链建设。他希望学校发挥优势,出经验、出成效,形成典型案例,发挥示范作用。
据悉,为了扎实推进重庆市各高职院校的诊改工作,使现场调研能够发挥最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重庆市高职诊改委制订了“1+3+N”的现场调研方案,即一所学校现场调研,另外三所学校到现场汇报诊改情况,还安排9-10所学校进行旁听观摩。通过这次为期三天的全国专家现场调研,一方面,实现了对重庆所有高职院校的全覆盖指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专家了解重庆市高职诊改工作进入“深水区、瓶颈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对专家指导全国诊改工作有借鉴意义。
会议现场
专家组组长杨应崧讲话并做调研工作安排
党委书记易俊致欢迎辞
校长张进主持会议
校长张进作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汇报
重庆城管职院作教学诊改工作汇报
重庆水电职院作教学诊改工作汇报
重庆财经职院作教学诊改工作汇报
专家组分组开展访谈和调研
教学诊改反馈会现场
专家组组长杨应崧作调研工作总结讲话
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对学校教学诊改提建议
(供稿:质管处、学生新闻中心记者/摄影:马学茸、马智萍/责编: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