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前提,精研业务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结构合理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基础,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证。 五年来,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德馨身正从教之本,质优量足强校之根”为建设目标,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专兼结合”的原则,抓好内培、引进、管理和服务的四个环节,经过五年建设,学校教师获得市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1人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重庆市级教学成果奖9项,承担市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129项。
学校教师季敏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教师黄颖获2017年“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荣誉称号
我校教师获得的部分荣誉
坚持师德建设 提升队伍素养
师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学校历来重视师德建设,致力于引导教师树立“德馨身正”的师德目标。一是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系列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或资深教师作师德师风的报告,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二是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塑造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师德榜样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三是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学校举办“师德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报告会
浙江大学著名学者余知行教授应邀为我校教职工做“快乐幸福,幸福工作”主题报告会
强化培育机制 提升队伍能力
精研业务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五年来,学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培育机制,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施行师资队伍建设校、院(部)两级责任制以及新进教师的“一对一”帮扶制度,搭建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和参加国内国外研修,拓展多渠道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提高教师队伍教育业务能力;二是通过评选一次教学名师、十佳教师、科技标兵,培育教学和科研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以工程中心、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产学研研发基地等平台和创新基地为依托,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组建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 3 个,建成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市级教学团队。
学校举行2017级新生班级辅导员工作培训会
体育教师王利平获得获WBU拳击国际级裁判资格
部分教师出国培训
推进外引内培 优化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基础,学校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大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比例。五年来,学校先后引进教师16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33人;现有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副教授162人,博士44人,硕士26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专家18人,重庆市级教学团队 7个,市级专家65人。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保证,五年来,学校坚持以“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任、合同管理”为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努力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一是加强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按需设岗,实现师资优化配置;二是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按岗聘任,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三是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畅通教师队伍晋升渠道,提供教师才能发挥平台;四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保证教师队伍有序进出;五是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办法,引导教师队伍潜心教书育人。
学校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
经过五年建设,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还有距离,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在党委的领导下致力推进师资队伍质量提升工作,致力于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供稿:党委宣传部/责编: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