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校国家级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申报和建设,1月20日,我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教学资源库2024年建设研讨会。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才四室处长韦亚洲,教育部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二级教授邵龙义,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线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资源研发部主任曹京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侯小菊,江南大学教授王志军,水工环专指委秘书长、湖北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从军,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智涌,我校副校长杨智勇以及来自全国9所参建院校、2家地质单位相关负责人、测绘学院相关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副校长杨智勇在欢迎辞中首先对参会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及专业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推动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抓手。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校双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领带动地质类专业教学改革,实现地质类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才四室处长韦亚洲在会议上指出,希望所有参建单位实实在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之中,构建并实施“校校联合、校企协同、师生联动”的一体化建设机制,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对课程进行打造升级,将企业典型案例融入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将资源库打造成“能学、辅教、促改”的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国土资源行业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代表国土资源行指委,愿与各院校企业一起携手共进,整合行指委优质资源,指导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协调区域发展、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引导行业人才培养政策创新,推行行业人才培养制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开创国土资源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教育部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二级教授邵龙义指出,教学资源库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提出五条建议:一是希望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资源库一定要高水平建设,确保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在促进地质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中作典范;二是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资源库建设,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既要考虑地质类高职院校的总体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各个学校的专业特色;三是参与学校一定要有相应的配套规划,共同建设和维护资源库,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四是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加强与全国地质类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在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强化应用的同时,也提高资源库的专业内涵;五是希望以资源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产校合作、跨校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随后,资源库执行负责人高彩霞博士介绍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后期建设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线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资源研发部主任曹京华就《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背景下如何进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做了政策讲解;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侯小菊就人工智能时代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做了分享;江南大学教授王志军对如何进行职业教育数字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进行讲解;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高级编辑郭晶就如何构建新时代高职教材体系,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谈了自身体会。
与会专家和老师结合职业教育资源库数字化资源开发要求,围绕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就如何丰富资源库内容、完善校企合作共建,如何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如何进行“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杨智勇致欢迎辞
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才四室处长韦亚洲讲话
教育部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二级教授邵龙义讲话
合影留念
(供稿:测绘学院 高彩霞/供图:测绘学院 宋顺意/责编:徐焕斌 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