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35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长张志刚主持会议。
本届说课研讨会以“产业互联融科教,智能技术赋五金”为主题,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 年修订)》落地落实,服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新体系,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新型劳动者》的主旨报告。报告系统解读了新质生产力内涵要义,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产业图谱和产教对接新知识体系,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范式、新思路。鲁昕指出,职业院校须锚定新型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加快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鲁昕强调,职业教育要解决产业问题,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产业为导向,组建产业研究室,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主旨报告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劲渝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市将以本届研讨会为契机,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起点谋划一批金专业、金课程、金基地和金教材,推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落地落实,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劲渝致辞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卢坤建在致辞中表示,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凝聚专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力量,以“四说”来促“五金”,不断扩大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运用和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的覆盖面,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卢坤建致辞
校长张志刚主持会议
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兼分支机构部主任花景新介绍了分支机构情况。在“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案例展示环节,12所高职院校教师从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材使用等维度展示优秀案例,包含4个说专业,4个说课程,2个说专业群,3个说教材。其中,在说专业环节,我校现代移动通信党支部书记付少华作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展示;在说课程环节,我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负责人游青山作题为《智能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案例展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兼分支机构部主任花景新介绍分支机构情况
副校长翁代云主持“四说”案例展示
我校现代移动通信党支部书记付少华在说专业环节作案例展示
我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负责人游青山在说课程环节作案例展示
会前,鲁昕一行参观了我校工业互联网领域科研成果展。鲁昕对学校智能空气悬架、数字硫酸、AI服务机器人、钛基覆膜、电摩驱动等科研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参观我校工业互联网领域科研成果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重庆市永川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宋文,国家督学、重庆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四川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罗亦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成教处处长吴岚以及我校全体在家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来自18个省市87所院校和企业共280名代表及重庆市教育行政部门、重庆市职教学会领导线下参会,近三千人次线上参会。
会议现场
(供稿:党委宣传部/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