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19:48 作者: 点击: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
课程名称: 毕业实习
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课程代码:11102203
学 时:
学 分:13
编制单位: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时间:2012年07月10日
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特色
1.1 课程定位
顶岗实习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是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后,所进行的一次为时较长的生产实习。通过专业实践,可以较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现场施工过程和技术;较深入、详细的了解企业生产的设备、仪器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全面提高,又能为企业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表1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课程功能 |
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前导课程 |
《地形测量》、《程序计算器使用》、《测绘CAD》、《控制测量》、《测量平差》、《VB测量程序设计》、《数字测图》、《工程制图》、《GPS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土地管理》、《房产与地籍测量》、《房地产估价》 |
平行课程 |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 |
1.2 课程特色
顶岗实习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总体目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 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该专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训练,同时有针对性地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资料,达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2.课程目标
表2 课程目标
总 目 标 |
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及提升综合素质。 |
知识目标 |
1.掌握常规仪器的检校与校正; 2.掌握线路、桥梁、隧道施工放样方法 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方法 4.掌握工程控制网布设 |
能力目标 |
能熟练操作全站仪、GPS、水准仪并能进行仪器的常规检校和校正;能完成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能编写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能布设工程控制网;能进行线路、桥梁、隧道施工测量放样。 |
素质目标 |
具备能吃苦、爱专研精神;具备团队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具备能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具备能遵守规范的职业道德。 |
3.学习情境划分
表3 学习情境划分
序号 |
学习情境 |
学习任务 |
建议学时 |
|
|
学习情境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
任务1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
20 |
110 |
|
任务2 图根控制测量 |
30 |
||
|
任务3 碎部测量 |
30 |
||
|
任务4 数字成图及产品输出 |
30 |
||
|
学习情境2:控制网测量 |
任务1.编制技术设计书 |
20 |
114 |
|
任务2.控制网外业观测 |
64 |
||
|
任务3:控制网内业计算 |
30 |
||
|
学习情境3:施工测量 |
任务1线路施工测量 |
50 |
140 |
|
任务2桥梁施工测量 |
40 |
||
|
任务3隧道施工测量 |
50 |
||
总学时 |
364 |
4.实施方案设计
表4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1 大比例尺测图 |
建议学时 |
110 |
||
学习目标 |
1.掌握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 2.了解几种测图作业模式及优缺点; 3.掌握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方法; 4.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布设的方法; 5.掌握利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碎部测量的方法; 6.掌握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7.掌握数字地图产品的输出方法。 |
||||
学习任务 |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
||||
任务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了解测图概况、交通、风俗等信息,依据相关规范及任务书的要求编制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合理安排工期,调度设备及人员资源。 任务2图根控制测量 依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在测图范围内布设一定密度的图根控制点,完成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3碎部测量 利用全站仪或GPS-RTK完成碎部测量,进一步掌握地物、地貌特征点的选点方法,积累数字测图外业观测经验。 任务4数字成图及产品输出 利用数字成图软件,完成测图数字地图的绘制,并能够输出为所需格式的产品。 |
任务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教学准备:任务书、合同等;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习实训
任务2图根控制测量 教学准备:测图概况、已知控制点等;相关技术文档、仪器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习实训
任务3碎部测量 教学准备:测图概况、已知控制点等;相关技术文档、仪器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习实训
任务4 数字成图及产品输出 教学准备:外业观测数据、计算机 教学建议:演示法、任务法、启发法、讲授法、项目教学法 |
||||
教学工具与媒体 |
学生已有基础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
|||
全站仪或GPS-RTK、计算机 |
1、应掌握的知识:地形测绘、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GPS测量等。 2、在此课程之前应学习的专业课程: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测量平差、GPS测量技术等。 |
1.能识读各类施工图纸; 2.熟悉测量基础知识; 3.能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 4.需要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
|||
实践场所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实习场所 |
过程考核、实习成果 |
第6学期第1-13周 |
|||
表5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2 控制网测量 |
建议学时 |
114 |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掌握控制测量技术文档的编写方法; 3.了解相关测量规程、标准; 4.掌握控制网的实测方法; 5.掌握应用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 |
||||
学习任务 |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
||||
任务1.编制技术设计书 通过编制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熟悉控制测量各等级的技术要求,能够合理选择相应的测量等级。 任务2.控制网外业观测 依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能够合理调度设备、人员,采集控制网外业数据。 任务3:控制网内业计算 利用现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并能够编制出控制网测量报告。 |
任务1 编制技术设计书 教学准备:原始资料收集;测量规程、标准收集。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训实练。
任务2 控制网外业观测 教学准备:技术设计书、踏勘埋石、仪器准备、人员安排。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练。
任务3 控制网内业计算 教学准备:外业观测数据整理、计算机准备。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训实练。
|
||||
教学工具与媒体 |
学生已有基础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
|||
全站仪或GPS、水准仪、计算机 |
1、应掌握的知识:地形测绘、控制测量、GPS测量、测量平差等。 2、在此课程之前应学习的专业课程: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GPS测量技术等。
|
1.能识读各类施工图纸; 2.熟悉测量基础知识; 4.需要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
|||
实践场所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实习场所 |
过程考核、实习成果 |
第6学期第1-13周 |
|||
表6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3 施工测量 |
建议学时 |
140 |
||
学习目标 |
1.了解施工图中各参数的作用; 2.掌握放样线路中边桩的方法; 3.掌握已知高程点的放样方法; 4.掌握桥涵放样方法; 5.掌握隧道联系测量的方法; 6.掌握隧道断面测量的方法; 7.掌握建筑基线布设方法; 8.掌握轨道板精调、轨道精调方法; 9.掌握竣工测量方法; 10.掌握变形监测的方法。 |
||||
学习任务 |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
||||
任务1 线路施工测量 能够识读施工图纸,依据相关参数计算中边桩坐标,利用测量工具将中边桩放样到施工场地。 任务2 桥梁施工测量 能够识读施工图纸,依据相关参数计算桥梁各部位放样数据,并进行施工放样。 任务3 隧道施工测量 能够识读施工图纸,依据相关参数计算桥梁各部位放样数据,并进行施工放样;能够进行进洞联系测量,隧道断面测量等工作。 |
任务1 线路施工测量 教学准备:施工图纸、测量仪器、计算机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习实训
任务2 桥梁施工测量 教学准备:施工图纸、测量仪器、计算机 教学建议:任务教学、实习实训
任务3 隧道施工测量 教学准备:施工图纸、测量仪器、计算机 教学建议:项目教学、实习实训
|
||||
教学工具与媒体 |
学生已有基础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
|||
施工图纸、全站仪、水准仪、计算机 |
1、应掌握的知识:地形测绘、数字化测图、线桥隧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 2、在此课程之前应学习的专业课程:数字化测图、线桥隧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GPS测量技术等。 |
1.能识读各类施工图纸; 2.熟悉测量基础知识; 3.能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 4.需要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
|||
实践场所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实习场所 |
过程考核、实习成果 |
第6学期第1-13周 |
|||
5.实施建议
5.1 实习方式
5.1.1到签约单位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
鼓励学生到签约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这样既有利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业务和工作环境,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双向考察。
了解所在项目组的内容、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设备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等。
5.1.2参加学校的技术对外服务项目
为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鼓励学生承担或参与生产任务和横向技术服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
让学生直接从事生产任务实习,通过现场锻炼,充分掌握生产项目的全部流程与管理方法,以及本项目组的具体任务、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仪器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
5.1.3无实习单位学生的实习问题
学生可自主联系单位实习。未能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可于开学第一周返校听候安排。
5.2 实习指导安排
5.2.1实习指导教师由两部分人员组成:
一是系(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本系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由实习单位指定的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5.2.2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者,又是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参加实习前必须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并就实习事宜达成共识。
5.2.3开学一周内,请及时告诉指导老师以下信息:实习地点、联系方式、实习内容、现场指导教师(如有,则写出现场指导老师)。
5.3 实习要求
1. 自主完成第6学期的报到注册。
2.实习期间,严格考勤。按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实习单位领导和指导教师请假。
3.遵纪守法,实习态度端正、认真,充分重视,珍惜学习机会。
4.听从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的管理,遵守实习单位有关的规定。
5.学生要虚心向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测量工作的特点和基本操作知识,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6.在熟悉测量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数据,为编写顶岗实习报告作好充分准备。
7.顶岗实习是学生一次全面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应面向实际、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出色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8.对实习单位的资料要注意爱护,不损坏,不丢失,并注意保密。
9.实习期间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要严于律已,尊敬师傅、真诚待人,文明礼貌、团结协作;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学校的声誉。
10.到单位后,每天填写顶岗实习手册,并由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填写评价意见。甚至记下当天实习内容(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传授的经验及技巧,自己查阅资料所得,现场调查,实际参与工作的记录),一天工作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等。
11.实习结束后,必须按时返校,并上交《顶岗实习手册》,其中包含实习日志、实习单位鉴定表、接收函。最后提交实习报告一篇,对实习情况作一次综合分析。实习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
5.4 考核方式
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一份顶岗实习报告,作为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实习报告的编写,应根据自己的顶岗实习具体内容确定,一般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5000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顶岗实习的单位、任务简介,其中包括实习地点、单位、实习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2.顶岗实习的主要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设计成果及技术总结等内容;
3.存在问题和建议,其中包括顶岗实习中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4.完成实习报告的同时,要求提交一份《顶岗实习鉴定表》(在顶岗实习手册里有)。在外单位实习的同学,鉴定表须经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版权所有: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电话&招生电话:023-61065854
学校地址:中国·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1号 渝ICP备05008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