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19:51 作者: 点击: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摄影测量生产实习
适用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
课程代码:11102208
学 时:60
学 分:2
编制单位: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
编 制 人: 李玲
审 核 人:冯大福
编制时间:2012年02月01日
摄影测量生产实习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特色
1.1 课程定位
表1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课程功能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摄影测量软件进行DLG、DEM、DOM产品生产的实践能力和像片外业调绘的实践技能。 |
前导课程 |
地形测量、程序计算器使用、工程制图与测绘CAD、控制测量、测量平差、VB测量程序设计、GPS测量、数字测图、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数字测图实习、GPS测量实习、GPS课程设计 |
平行课程 |
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籍与房产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
后续课程 |
工程变形监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工程地质、建筑与道路工程、测量仪器维修、变形监测实习、地质认识实习、测量仪器检校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
1.2 课程特色
摄影测量是当前国家或地区高效更新测绘数据的主要手段,也是数字中国、数字区域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为此,深入测绘企业调研,分析摄影测量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立足于从事摄影测量岗位所需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摄影测量成图项目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实习内容,以项目作业流程安排实习过程,让学生在具体项目作业过程中来提升摄影测量实践能力,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培养职业素质,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结合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两项工作任务作为实习项目:航测外业调绘、航测内业成图。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以摄影测量成图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情境设计,实际情境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在摄影测量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含义,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利用校内实训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开发学习资源,力争给学生提供最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表2 课程目标
总 目 标 |
➢ 能够熟练进行航片外业调绘制作调绘片; ➢ 能够熟练操作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LG产品; ➢ 能够熟练操作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OM产品; ➢ 能够熟练操作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EM产品; ➢ 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 培养从事测绘工作的质量意识。
|
知识目标 |
● 能正确陈述外业调绘的基本方法。 ● 能正确陈述航片定向建模的基本理论。 ● 能够正确陈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LG的方法。 ● 能够正确陈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OM的方法。 能够正确陈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EM的方法。
|
能力目标 |
● 能熟练进行外业调绘制作调绘片。 ● 能正确进行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LG产品。 ● 能正确进行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OM产品。 ● 能正确进行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EM产品。
|
素质目标 |
● 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 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 ●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培养表述、回答等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 ● 培养从事测绘工作的质量意识。
|
3.学习情境划分
表3 学习情境划分
序号 |
学习情境 |
学习任务 |
建议学时 |
|
1 |
像片调绘实习 |
任务1 像片调绘 |
24 |
24 |
2 |
3D产品生产实习 |
任务1 定向建模 |
4 |
36
|
3 |
任务2 DLG生产 |
12 |
||
4 |
任务3 DEM生产 |
10 |
||
5 |
任务4 DOM生产 |
10 |
||
总学时 |
60 |
4.实施方案设计
表4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 |
像片调绘 |
建议学时 |
24 |
||
学习目标 |
掌握航片调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航片调绘的步骤与技能。
|
||||
学习任务 |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
||||
任务1 像片调绘 调绘准备; 室内判读; 野外调查与量测等; 室内清绘和整理。 |
任务1 像片调绘 1.教学准备:透明纸、正射像片、放大镜、绘图工具、皮尺、钢尺。 2.教学建议:实习过程中分阶段考核作业质量;采用2人为一个实习小组实习作业,以作业小组为单位上交作业成果(1km2的1:1000外业调绘成果)
|
||||
教学工具与媒体 |
学生已有基础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
|||
正射像片 透明纸 绘图工具
|
航测成图基础知识 地形测图基本知识 像片判读基本知识 |
航测成图能力 地形测图能力 像片调绘能力
|
|||
实践场所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校外航片覆盖区域 |
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
实习过程抽查、实习结束成果考查 |
|||
表5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 |
3D产品生产 |
建议学时 |
36 |
||
学习目标 |
能正确进行航测内业成图前的准备工作; 能熟练进行模型恢复; 能熟练进行基于航片视觉立体模型的DLG产品生产; 能熟练进行基于航片视觉立体模型的DEM产品生产; 能熟练进行基于航片视觉立体模型的DOM产品生产; 能熟练掌握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建模原理; 能熟练掌握DLG、DEM、DOM的概念。 |
||||
学习任务 |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
||||
任务1 定向建模 任务创建; 内定向; 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定向精度文件的识读。 任务2 DLG生产 任务创建; 地物测编; 地貌测编; 地形图编辑。 任务3 DEM生产 任务创建; DEM编辑; DEM镶嵌与裁剪。 任务4 DOM生产 任务创建; DOM编辑; DOM镶嵌与裁剪。 |
任务1 定向建模 1.教学准备:一个航带连续三张航片、航测相关像片参数文件、摄影测量软件、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 2.教学建议:以个人为单位实习,并提交作业成果(两个单模型文件) 任务2 DLG生产 1.教学准备:各人定向建模的模型文件成果、摄影测量软件、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 2.教学建议:以个人为单位实习,并提交作业成果(一个模型文件范围内的矢量化地形图) 任务3 DEM生产 1.教学准备:各人定向建模的模型文件成果、摄影测量软件、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 2.教学建议:以个人为单位实习,并提交作业成果(两个模型文件分别建立DEM并拼接,提交拼接DEM文件) 任务4 DOM生产 1.教学准备:各人定向建模的模型文件成果和DEM文件成果、摄影测量软件、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 2.教学建议:以个人为单位实习,并提交作业成果(对三张像片分别纠正,并将DOM进行拼接,提交拼接后的DOM文件)
|
||||
教学工具与媒体 |
学生已有基础 |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
|||
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 摄影测量软件 像片 像片相关参数 |
摄影测量基本知识 计算基本操作技能
|
摄影测量软件操作能力 制作DLG实践能力 制作DOM实践能力 制作DEM实践能力 |
|||
实践场所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测绘信息处理中心 |
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
实习过程抽查、实习结束成果考查 |
|||
5.实施建议
5.1教学方法与组织建议
5.1.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生产过程中了解摄影测量成图在测绘领域的作用和优势。
5.1.2应以学生为本,通过制作3D产品、航片调绘等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在生产过程中跟踪辅导和质量检查,让学生在项目生产中训练内业制作3D图、外业调绘等岗位能力,从而掌握本课程特有的专业能力。
5.1.3应注意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校内教学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动态示教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5.1.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2.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职业素质、项目作业成果质量、实习报告等综合考评。
5.2.2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进行评价:
序号 |
任务模块 |
评价目标 |
评价 百分比 |
|
1 |
航测外业调绘 |
调绘 |
评价学生外业调绘作业的实践能力 |
30% |
2 |
航测内业成图 |
定向建模 |
评价学生的内业成图的实践能力 |
10% |
DLG生产 |
10% |
|||
DEM生产 |
10% |
|||
DOM生产 |
10% |
|||
3 |
实习报告 |
评价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
20% |
|
4 |
职业素质 |
作业态度 |
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交流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
10% |
出勤率 |
||||
协作精神 |
||||
合计 |
100% |
说明:本课程按五级制考评,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优秀:能按时、全面、独立的完成各项实习任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中态度积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实习项目作业成果质量好。实习报告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分析问题深入、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良好:能按时、全面、独立的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中态度端正,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实习项目作业成果质量较好。实习报告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中等:能按时、全面、独立的完成各项实习任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实习中态度比较认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实习项目作业成果质量一般。实习报告语句通顺、条理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较工整、格式规范。
及格: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按时全面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实习中基本遵守纪律、表现一般。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习并提交实习项目成果。实习报告语句通顺、调理比较清楚、栏目基本齐全、书写较工整。
不及格: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仍不能按时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实习中态度不够认真、有违纪行为。不能按时提交作业成果。实习报告格式不规范、栏目不齐全、调理不清楚、书写不公正。
5.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3.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5.3.2注意网络学习环境的利用,为学生提供积极自主学习的平台。
5.3.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实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5.3.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版权所有: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电话&招生电话:023-61065854
学校地址:中国·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1号 渝ICP备05008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