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测绘职教集团!
 
职教资源
课程标准
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标准
测量仪器检校生产实习实践课程标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2019-09-09 19:50 作者: 点击: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

课程名称: 测量仪器检校实习

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时:     28学时

    分:     2学分

编制单位:    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

编 制 人:      吴大江

审 核 人:

 

编制时间:20120707


测量仪器检校实习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特色

1.1 课程定位

1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专业考查课程

课程功能

本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正确的使用及检修;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检测和维修测量仪器,充分发挥测量仪器的效能,取得更高的测量成果。

前导课程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数字测图》

平行课程

GPS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房产与地籍测量

后续课程

《摄影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1.2 课程特色

《测量仪器检校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循环、交替并进的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即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通过系统的实践又能加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1)采用“任务驱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门课程将实习内容以子任务的形式展现,要求学生逐一完成。

2)强化了学生对职业的直接体验和学习的实践性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本课程实习教学环节的重点。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亲身实践,强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从教学的角度讲,就是学生对课程的自我解读,自我体验,这种学习不再仅仅限于知识积累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职业素养等领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对课程独特见解,对职业的个人感受的过程。

3)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每个学生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帮助的不同。我们尊重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可以很快进入下一个任务的学习,直至本实习课程的结束。这是对优生的激励,也是对暂时落在后面的学生的一种鞭策。

 

2.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总 目 标

通过实践各任务环节,学生将要在认识与实际操作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原理、使用方法、仪器内部结构及他们检测与维修的方法。基本掌握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检定方法。

知识目标

①了解测量仪器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

②掌握光学水准仪的维修、检测的方法。

③掌握光学经纬仪的维修、检测的方法。

④掌握测量仪器配件的检校方法。

⑤基本掌握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检定方法。

能力目标

①具有正确操作各种测量常规仪器的能力。

②具有光学测量仪器常见故障判断,排除的基本能力。

③具有测绘仪器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调整的能力。

④具有光学测量仪器拆卸、清洗、加油、组装、调试的基本能力。

⑤具有正确使用检校测绘仪器方法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

①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和诚实守信的观念。

②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品质。

③培养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学习情境划分

3    学习情境划分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建议学时

1

光学水准仪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1    望远镜的拆卸、清洗、加油、组装、调试。

2

6

2

任务2    水准器的检校。

2

3

任务3   水准仪常见故障判断及检校。

2

4

光学经纬仪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1   经纬仪光路故障判断及调整。

2

12

5

任务2    机械部分的检修及调整。

2

6

任务3    DJ6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检校。

8

 7

测量仪器配件的检校

任务1   基座、光学对点器的检校。

4

6

8

任务2   三脚架的维修。

2

9

全站仪的检校

任务1   全站仪常见故障判断及检定。

4

4

总学时

 

 

28

4.实施方案设计

4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

光学水准仪的检测与维修

建议学时

6

学习目标

1. 了解望远镜的内部结构。

2. 认识水准器及自动安平补偿器。

3. 掌握普通水准仪的维修和检校。

 

 

 

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任务1 望远镜的拆装

望远镜的结构

望远镜的拆卸与组装

任务2 水准器常见故障及检校

水准器结构

常见故障及检校

任务3光学水准仪的检校

脚螺旋的检校

圆水准器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校(i角的检校)

任务1 望远镜的拆装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水准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任务2 水准器常见故障及检校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水准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任务3光学水准仪的检校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水准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教学工具与媒体

学生已有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教学课件、软件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实习指导书

  地形测量基础知识

  物理光学知识

 

  能根据教学法灵活组织教学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操作的能力

  有较强的仪器部件拆装知识

实践场所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校内

测量光学仪器实训基地

实习日志

实习报告

一周实习结束日







 

5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

光学经纬仪的检测与维修

建议学时

12

学习目标

1. 了解光学经纬仪的光路和测角装置。

2. 熟悉测量仪器机械部件的拆装。

3. 掌握光学经纬仪的维修和检校。

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任务1 经纬仪光路的认识

光学基本知识

光学零件

测量仪器的光学系统

任务2 机械部分的拆装

竖轴和横轴

制动和微动机构

复测和拨盘机构

脚螺旋

对中结构

任务3 DJ6常见故障及检校

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十字丝竖丝的检验与校正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水平轴)的检验与校正

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光学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1 经纬仪光路的认识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经纬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任务2 机械部分的拆装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经纬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任务3 DJ6常见故障及检校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经纬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教学工具与媒体

学生已有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教学课件、软件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实习指导书

  地形测量基础知识

  物理光学知识

 

  能根据教学法灵活组织教学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操作的能力

  有较强的仪器部件拆装知识

实践场所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校内

测量光学仪器实训基地

实习日志

实习报告

一周实习结束日







 

6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

测量仪器配件的检校

建议学时

6

学习目标

1. 了解基座的结构。

2. 掌握基座的检校方法。

3. 掌握各种仪器脚架的维修方法。

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任务1 基座的检校

基座的结构

水准器的检校

对点器的检校

任务2 三脚架的维修

三脚架结构

常见故障检查及检校

 

任务1基座的检校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基座、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任务2三脚架的维修

1.教学准备:测量废旧三脚架、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教学工具与媒体

学生已有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教学课件、软件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实习指导书

  地形测量基础知识

  物理光学知识

 

  能根据教学法灵活组织教学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操作的能力

  有较强的仪器部件拆装知识

实践场所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校内

测量光学仪器实训基地

实习日志

实习报告

一周实习结束日







 

7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

全站仪的检校

建议学时

4

学习目标

1.   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调整。

2.   全站仪的常见检定方法

 

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

任务1 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检定方法

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

全站仪的检定方法

 

任务1全站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检定方法

1.教学准备:全站仪、测量维修工具等。

2.教学建议:分组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训操作练习等。

 

 

教学工具与媒体

学生已有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教学课件、软件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实习指导书

  地形测量基础知识

  物理光学知识

 

  能根据教学法灵活组织教学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操作的能力

  有较强的仪器部件拆装知识

实践场所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校内

测量电子仪器实训基地

实习日志

实习报告

一周实习结束日







 

5.实施建议

5.1教材建议

《测量仪器维修》目前采用的教材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本教材,200712月出版的,由吴大江主编和柏雯娟参编。本次实践教学环节,编写有《仪器维修实习指导书》。

为了搞好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增强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打破原有教材框架,注重开放式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材的开发,建设实现高职高专专有的特色教材。经“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编委的统一安排,“规划教材”《测绘仪器使用与检测》由黄河水利出版社预计在20127月 正式出版。这顺应了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重点突出《测绘仪器使用与检测》的实践教学内容。

5.2教学方法

1)本课程应在《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数字测图》等课程学习之后进行。

2)本课程标准中的学时分配是指导性的,任课教师在执行时可适当调整。

3)课堂教学应着重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

4)在操作各测量仪器时,重点突出其特点、功能、多见的故障和维修方法。

5)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尽量以真实的案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5.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实习期间的抽查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实习结束上交资料情况等多种方式。

评分标准:各考评内容可参照下表进行。

8    考评标准参照表

序号

考评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分值

1

光学水准仪的检测与维修

评价学生对光学水准仪的维修和检校掌握程度。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10

2

光学经纬仪的检测与维修

评价学生对光学经纬仪的维修和检校掌握程度。

10

3

测量仪器配件的检校

评价学生对测量基座和三脚架检修的掌握情况。

10

4

全站仪的检校

评价学生对全站仪的日常保管与检修维护能力。

10

5

实习报告与日志

全面考核学生对本次实习的理解。

60

  

100

说明: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

2)本课程按五级制考评,分别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0分)。

5.4教学建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有测量光学和电子仪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学生动手操作,拆装与检修仪器的场所。

2)给予学生自行参考复习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3)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为学生提供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网络辅导,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有充足条件的情况下,可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搞好产学结合和项目导向,利用企业真实测绘项目满足学生参观、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适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6. 教参资料

6.1 参考教材与期刊

1高绍伟.测量仪器与检修.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2)瞿俊良.测量仪器与检修.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3)郭达志,周丙申,聂恒庄.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

4)赵德庆,赵光新,杭标,吕正俊.测量仪器检修.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5

5)《测绘学报》,中国测绘学会院主办。

6)《测绘科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

7)《测绘通报》,测绘出版社主办。

8)《测绘学院学报》,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

9)《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武汉大学主办。

6.2 参考学习网站

1)国家测绘局网站(http://www.sbsm.gov.cn/)。

2)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网站(********)。

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http://www.sgg.whu.edu.cn/

0
 
 

版权所有: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电话&招生电话:023-61065854

学校地址:中国·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1号 渝ICP备05008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