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到现代史中的抗战文化,从青铜时期的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到中国文化的象征青花瓷,从藏族建筑的典型布达拉宫到客家民居的代表福建土楼.....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是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课堂上常见的学习内容,也是他们的必修课程。而我们专业要培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这是财经与旅游学院党总支旅游酒店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达成的共识。
2020年初,党支部书记刘洁灵带领党员教师们成功申报了校十大育人精品课程重点项目《导游基础》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2020年底,旅游管理专业又成功申报为我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此后,全体党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调研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认同感,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传播传统文化,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旅游酒店党支部全体党员老师在课堂中训练的另一个要点。在课堂上,学生常常通过路演的方式完成传统文化的分享,随后教师对于文化内容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及时让学生知晓改进的方面,让学生真正具备了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在两年多的时间中,旅游酒店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不断坚持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让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思想,使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在2022届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以传播孝文化、唐朝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为载体的毕业设计作品。
毕业生唐逸飞为支部党员教师汉思赠送的锦旗
指导学生讲解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天生三桥
为学生讲解三峡文化
(供稿:财旅学院刘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