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我校领导出席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并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3-02-20 15:56 作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点击率:

2月16日至18日,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在北京召开。2月17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视频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主持大会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易俊教授、副校长刘铭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分别在2月16日“共商•共创•共享——职业教育跨境办学研讨会”“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之工程与技术教育论坛”分论坛上作交流发言,国际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image.png

大会现场

“共商•共创•共享——职业教育跨境办学研讨会”分论坛上,易俊书记围绕论坛主题介绍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与做法。他谈到,我校在十年的中澳合作办学过程中,在构建组织架构、保证生源质量、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22年中俄合作办学机构申请成功并开始办学,我校组建了校企校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采取建立学分互认评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中俄师资队伍,坚持办学质量评估制度,全力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平稳实施。此外,我校积极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特色学科为重点,着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经过十年实践,学校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发展道路。

image.png

研讨会现场

image.png

易俊书记作交流发言

“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之工程与技术教育论坛”分论坛上,刘铭副校长围绕区域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重庆作为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企业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两方面进行交流发言。他提到,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2022年重庆出口机电产品4497.8亿元,占重庆出口总值的85.7%。随着机电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大,重庆制造企业每年约需要1.1万名高技能人才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工作。为打造重庆“智造重镇”建设目标,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有近7000家,未来3年内重庆制造业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增量在6.1万人左右,企业需要大量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image.png

刘铭副校长作交流发言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是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教育界年度盛会。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教育盛会之一。

 本届年会以“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为主题,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了30余场平行论坛、10余场双、多边洽谈会和宣讲会及5场主题展览。据悉,来自50多个国家,4500余名教育界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