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优良的教风才能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让教风建设“长吹风”扫痼疾,“吹新风”见成效。
近年来,随着“双高”、“升本”工作的开展,学校事业发展在新的机遇期展现出新的蓬勃朝气,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一批可观可喜的标志性成果。与此同时,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教师分级分类考评日益走深、教师队伍规模逐渐增大,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对学校的教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的来看,学校的整体教风是积极向上、求实追新、认真负责的,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热情不高、对教法钻研不深、对教学内容更新不够等,有极少数教师甚至认为学校只重视抓标志性成果而不在乎教风建设和课堂质量。
事实上,近年来,学校以“双高”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本质上就是要一手抓内涵建设、提升质量,一手抓标志性成果,“赛马比拼”不仅是要比“成果”,更是要赛出一种争相上进的“风气”,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以上教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进,进一步推动教风建设守正笃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教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要提高教师对职业岗位的责任意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突出教风建设。学校在实施“人才强校”各项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将“四有好老师”的责任内涵宣传到位、教育入心。对教师的培养要注重锻炼与教育并重,发展与管理并举,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团队“传帮带”工作,引导全校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责任感。
二要增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责任意识,以良好师风教风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必须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能担当、敢突破的创新意识。将师德教育与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建立教风建设激励机制,完善创优争先奖励机制,选树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模范典型,倡导广大教师争创优良教风,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持续完善教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以探索教考分离为抓手,夯实课堂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首先在各二级学院内部组织开展“金课”评选,比教法、评教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活动,充分激活二级院部教学活力和教风建设主动性;在教研立项评选等活动中对体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成效的项目予以倾斜支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对待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的,健全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以依法治教推动教风持续向好。
二是加强过程督导,严守课堂质量标准。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定期公布干部听课情况及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深入课堂听课、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工作重点,分层定标准考核不同级别、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检查日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加强与二级学院、授课教师的及时沟通、反馈。
三是完善评价体系,适度调整激励办法。进一步理顺、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年度综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核等评价项目的关系和比重,加大对教学创新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的支持奖励力度。
三、充分调研,统筹落实,着力推进教风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教风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全校一盘棋,各单位各部门主动深刻思考、集思广益、真拼实赶才能把氛围造起来、实效干出来。宣传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师德师风、优良教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多渠道营造宣传优良教风氛围;人事处要将教风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重要内容考量设计,大力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发展与质量管理中心要将各二级学院的教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教务处要加紧推进教考分离、学生选教师和完全学分制等试点工作;二级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定期组织教师恳谈讨论,下好“以赛促教”先手棋,做好教风典型示范引领,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管理服务教学、教师专心教学、舆论聚焦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优良环境,让每一位教职工认识到教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教风建设好氛围,掀起教风建设新浪潮。
(责编: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