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大家谈

【质量大家谈·学风】校长张进:深思考,实行动--涵养新时代创新进取优良学风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5-07 19:47 点击数量:

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树人是百年大计,建设优良学风是学校固本强基的百年工程,也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保证。今年学校将学风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就是要让学风建设落地生根,通过常抓不懈、务实创新的举措和机制,拓展学风建设视野,培养学生自觉创新、自发进取追求“我要学”“我爱学”的新风貌。

一、问题导向,明确当前学风存在问题

随着学风建设持续开展、“双高”计划的推进和巡视整改的落实,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学风整体上积极向好。但要想与时俱进地传承发扬优良学风,就必须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充分调研,广泛讨论,深刻思考,创新改革。

一是学生层面反映出的问题。一些同学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缺少兴趣,没有学业规划,缺乏学习动力;部分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缺乏有效学习方法,自律性不足等等。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目标不清晰,导致学习主动性差;有的是因为挫折教育不足,遇到困难不会化解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有的是因为对学习内容、老师授课方法缺乏认同,不愿意学习和投入精力等。

二是教师层面反映出的问题。部分授课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少,无法提供有效指导;一些班主任、辅导员“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作用发挥不足;少数教师仍然缺乏主导功能意识,对学情分析不深,对教学投入不够等。

问题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抓好学风建设就是要多方发力,真抓实干填补造成“客观原因”的体制机制漏洞,改造促成“主观因素”的环境条件。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健全奖惩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选树先进等举措,凝聚师生共识,齐心协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二、固本清源,筑牢学风建设基础

一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校级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二级学院要在各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充分调研、积极讨论,树立“赛马比拼”意识,主动发挥专业专长,制定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果。在全校探索全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工作,为学生提高实操动手能力提供足够的条件;要提供更多学习空间,在图书馆、教学楼、公寓宿舍设置充足自习室,改善学生自习自研自我提升环境;引导、鼓励学生运用电子学习资料,让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真正惠及更多学生。

三是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思政课课堂、学生团学组织、各类讲座论坛等平台,创新开展学生思想引领活动,积极宣传校内校外模范事迹,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个性品质,深化专业技能,增强职业认同。

三、改革创新,突出学风建设实效

一是打造校级学风建设品牌在全校范围内倡导学风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风建设恳谈会、讨论活动,举办讲座、论坛,引导教育学生拓宽眼界、提升境界;加强学风先进典型选树,营造优良学风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风建设工作,让学生从学风建设的被动执行者自觉转变为主动参与人。

二是突出院级专业特色学风。二级学院要积极发挥学院专业特长,遵从专业特点,构建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创新导向,完善学生参加的“双创”赛事、技能大赛、科研项目等实践创新活动的系列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提高学生投身到这些活动及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优化实践教育涵养学风。通过组织志愿服务、“三下乡”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支农支教、发明创新、社会调查、生产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脚踏实地、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勤勉奉献的职业道德,将青春写在大地上,把学风涵养在汗水中。

(责编: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