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大家谈

【质量大家谈·教风】继教学院院长张海珍:夯实师资,健全机制,精进非学历教育质量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6-26 10:14 点击数量:

当下,从学历补偿为主的继续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和发展大势,非学历教育的日趋兴盛将是市场所需和时代必然。非学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优良的培训师资队伍支撑,更有赖于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约束。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师与普通教育的教师相比,素质要求更高,能力要求更强,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管理素养、项目开发和设计能力等门槛,还需要职业道德、行为能力等综合素养。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凸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非学历教育质量,打造非学历教育品牌,需落实好如下工作:

培育一支教风优良的校内师资队伍

一是从校内教师中公开选聘具备培训教学基本素质的人员,建立一支数量满足需要,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现场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水平较高的精通培训教学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培训教师的培养力度, 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更好地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个体的教育情怀,实现教师的专业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引领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与综合发展。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鼓励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立德修身,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言传身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全面涵养师德师风,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员,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选聘一支业务精湛校外专家团队

一是设定师资准入门槛,对校外师资背景进行必要调查,坚持课堂教学有纪律,不让持错误政见者进入课堂。

二是聘用前对校外培训师的资质、培训经历、专业水准、培训技能、沟通与交流能力等做基本认定,认定之后再进入实际考察与沟通阶段。

三是认真审察校外培训师课件,就培训内容做有效沟通。培训项目负责人把校外培训师的培训课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就培训师所提供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做详细审察,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高效性,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这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是提高培训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给予充分重视。

三、设计一套非学历教育考核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非学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在师德师风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 

二是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和学员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深入培训课堂,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收集学员意见和建议,实现非学历教育办学过程的全流程控制。

三是要做好考核工作实施,严厉查处违规行为,组织开展评优评先,表彰教风典范,大力褒扬模范教师的高尚品质,大力推广优秀案例和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新的时代背景下,非学历教育同样也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师资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因势利导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润物无声地对学员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受训学员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着力夯实培训师资队伍、建构适宜的考核监督机制是有效提升非学历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务必重视和有效落实。

(责编:许心如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