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院系新闻

【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用生活语言讲授专业知识 她被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更新时间:2018-06-11 16:48浏览:次 来源:

2018-06-11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0 条评论

季敏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讲师,同时也是学校造价支部的党支部书记。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6月11日6时讯(首席记者 徐焱) 她是一名80后老师,曾获得过“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独立完成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还被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她叫季敏,任教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季敏的教龄和许多同行相比或许并不算长,但是在学生中的声望却很高,一方面因为她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提及季敏的造价课,许多学生会打趣说“我们不舍得逃”。

  用油条豆浆讲清楚专业知识 让学生学以致用

  飒爽的短发、淡淡的妆容、匆匆的脚步,季敏常常给人留下一份干练的印象。这样的老师不免给人一种严厉的感觉,然而生活和工作中的季敏,除了严格负责的一面,还有温和亲切的一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她的课堂教学。

  季敏所教的科目是工程造价,这样一个和数字与图纸打交道的学科,易不易懂且不说,枯燥或多或少是存在的,而季敏却让这门课活泼了起来,不仅有基础的学生能掌握,零基础的学生也能懂。

  季敏的课堂上最为学生津津乐道的是“吃早餐花多少钱”的例子,在讲解工程计费方法时,她用“早餐吃了什么?”“一根油条多少钱?”“一个豆浆多少钱?”来引发学生对项目类别划分和计费思路的类比思考,一下就把专业问题生活化了。

  季敏说,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她就是用这种生活化举例的教学方法教零基础的文科学生的,因为比赛中要教的学生都是外专业的,所以把专业知识通俗地讲出来很重要,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除了比赛之外,把课讲得通俗易懂什么时候都很有必要,学生能轻松学懂,才会更有兴趣学,从而才能把学到的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因为轻松易懂,季敏的课堂上总是有很好的氛围。许多学生常常打趣说:“季老师的课有意思,大家都是舍不得逃课的。”

季敏曾获得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重庆市工科组第一名和全国工科组三等奖。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既是知心姐姐又是严厉老师 她用言行引导学生

  在学校里,季敏还有一个身份是造价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在季敏看来,她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好知识,同时也要在课下关心关注学生们的生活。而她的做法,就是经常找机会和学生们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时的季敏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是亲切而温和的。

  “学生和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有时候当一个学生的心结打开了,成绩也就不是问题了。”季敏说,曾有个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就留了级,因为志愿是家里填报的,他不想学工程造价,对其他学科也没有兴趣,发现这一情况后,她专门把学生留下来,聊职业路线、发展前景,学生最初还比较抗拒,但经过三五次的交流谈心,慢慢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开始调整学习态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有些大一、大二的学生没有目标,通过思想教育、通过关心,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就能更快找到努力的方向。”

  除了工程造价课,季敏也会带学生们进行工种实训,在实际操作中,她不仅对技术水平要求严格,对学生的工作习惯也会进行规范。实训中有一项科目是垒砖,就是通常所说的砌墙,训练所用的砖是可重复利用的教具,每次训练完,看到有学生把砖乱丢在一旁,她都会过去要求整理好,直到堆放整齐才会罢休。

  学生们说,每到这时候,季老师就会从随和变得严厉。但季老师的认真和细致却让学生们在无形中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季敏说,这些都是从业的基本规范,教学中的习惯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带到实际岗位上。

工程造价是一门和数字、图纸打交道的学科,季敏在课堂上经常会借助生动有趣的事例,把专业问题生活化。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教学研究两不误 与学生无私分享专利成果

  在季敏的简历里,最显眼的部分就是各种奖项、荣誉,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项写着:独立完成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季敏说,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她还会研究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新的检测工具,在把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践运用后,也会申请专利。

  重庆相比于其他省市要略潮一些,注意到这一情况,季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工地的悬空活动板房,而这正是她的4项专利之一。“阴雨天时工地上的工棚特别容易积水,所以想到了将房体固定安装在悬空支架上的设计。”季敏介绍,一方面可以避免工棚内进水和潮湿,另一方面房间的通透性也得到了保障。

  这一专利并非纸上谈兵,季敏介绍,这项设计专利是去年拿到的授权,现在已经在校企合作企业里加工生产了,未来将实际服务于施工工地。而在此基础上,季敏还把专利和学生们进行了无私分享,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创新创造的热情,并带领部分学生开始了新专利的申请,其中有些新专利正是在她已有专利基础上的升级。

  “国家现在注重创新,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创新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创新和研发才更好,这也应该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季敏说。

  将为非洲高管授课 通过“鲁班学院”送技能去远方

  因为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前年季敏被公派参加了英国威尔士为期17周的进修学习交流,交流回来后,季敏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运用,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用在了自己的课堂上,“比如现在更注重师生共同的交流探讨和课堂互动”。

  “我也将把掌握的各类知识和技术通过鲁班学院传递出去。”季敏还介绍,学校和坦桑尼亚共建了一所“鲁班学院”,目前她一方面在承担一些创建工作,一方面在其中担任讲师。“本月14号一批坦桑尼亚的企业高管将到学校参加培训,未来学校也将派出一批教师赴坦桑尼亚教学。”

  “由于学的不是英语专业,用英语讲授专业课对我来说其实是很大的挑战,而且还要用英语准确地解答一些问题。”季敏说,为了接下来的授课,她在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准备,因为让更多的中国先进工程技术不断地走出去,正是她的理想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