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让理想在青春旗帜上闪光 ——记第8届“全国煤炭行业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李正军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7-29 点击量:

让理想在青春旗帜上闪光 ——记第8全国煤炭行业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李正军

 

来源:企业家日报

2020430日,从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传来喜讯,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党委副书记、矿长李正军荣获第8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

 

  自2003年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职煤矿以来, 李正军扎根煤海、锐意进取,历任技术员、生技部长、采掘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党委书记、矿长。在矿长任上五年,他听从组织安排,转战三个矿井,历史性地完成了一个矿井的去产能关闭退出,一个矿井的首采投产,一个矿井最大倾角达到78°的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世界性技术难关攻克,以及新冠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齐头并进,使奋斗青春成为高高飘扬在十里煤海的一面旗帜。

  关停退出,问号拉直为感叹号

  201510月,年仅33岁的李正军被委任为李子垭南煤矿党委副书记、矿长,成为当时川煤集团最年轻的矿长。

  20164月,李正军接到上级安排,按照国家去产能政策,资源枯竭的李子垭南煤矿被列为川煤集团首批去产能关停退出的矿井之一。

  消息一出,矿区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甫一上任的李正军面对种种压力,果断拟定出关停退出时间表及工作方案,明确人员分流采取“公司内部分流、双向选择”原则。同年929日,李子垭南煤矿完成主井口封闭工作,比上级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井口封闭任务。

  2016121日,基层连队职工完成分流之后,启动了李子垭南煤矿管理人员分流工作。

  李子垭南煤矿关停退出,在实现了价值数千万设备安全回撤的同时,984名职工退休、退养或顺利分流,未发生一起人员聚集及赴省、赴京上访事件,其成功经验和做法成为其他关停退出矿井争相学习的典范。

  成功首采,乌金滚滚出龙门

  20171月,李正军调到龙门峡南煤矿建设指挥部任党委书记、指挥长。龙门峡南煤矿始建于200910月,建立之后就命运多舛,水、火、瓦斯、硫化氢、顶板等各类灾害十分严重,历时8年未能成功实现投产。

  李正军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深入职工听取基层心声。按照上级关于龙门峡南煤矿在2017年底实现首采的指示精神,经过权衡,选择了可采储量37.85万吨的3131工作面作为首采工作面。

  201813日,3131首采面成功割下第一刀煤,该矿自此拉开了正常生产的序幕,闪亮的乌金滚滚地流出龙门峡工业广场,李正军用他的睿智与果断掀开了龙门峡南煤矿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将基本建设矿井成功转型为生产矿井。

  陡坡逆行,急倾斜上写荣光

  20187月,李正军再次履新,调任绿水洞煤矿矿长。

  上任伊始,李正军就向平均倾角达到62°、最大倾角达到78°的3212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发起了挑战。掌握了基本情况后,他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破解了综采设备在70°急倾斜上易倒滑、推底、片帮、跑车、飞矸伤人、设备润滑等技术难题,摸索形成了规范的开采技术及工艺。

  自20188月上旬试采以来8个月,3212急倾斜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除8月份因为设备影响、现场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影响产量为8000余吨外,其余月份产量均在27000吨以上,月产稳定在3万吨左右,连续半年超预计产量80%以上。在安全上更是在保持一级标准化水平的同时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

  3212急倾斜开采成套技术的成功运用,解决了全国70°急倾斜中厚煤层开采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外70°急倾斜中厚煤层无法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空白。项目衍生了国家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其中采空区水力致裂顶板技术还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冠防控,步步为营创佳绩

  今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企业正常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面对疫情,李正军牵头迅速出台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及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办法的通知和应对疫情防控预案等疫情防控专项文件十余个,疫情防控措施66条,从生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疫情防控,并落实了疫情防控消毒、物资保障、动态摸排、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的责任单位及个人。

  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了绿水洞煤矿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齐头并进,210日矿井顺利实现复工复产,当日生产原煤1500吨,掘进进尺13米,仅仅过了3天,随着人员返岗和疫情防控与现场安全管理、生产衔接各环节的逐步理顺,这两个数字就变成了生产原煤3000吨,进尺31米。

  “意气风发,只因青春朝气蓬勃。”近年来,李正军在立足岗位、励精图治,全力为矿井改革改制,安全生产贡献智慧和青春的同时,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不俗成绩,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获评“川煤集团第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四川省最美青工”、“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数十余项。

  理想,在青春的旗帜上飘扬;青春,在金黄的岁月里闪光。他的目标,又瞄向了信息化、智能化开采。

地址: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五教学楼采矿工程中心
电话:6106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