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新闻中心

【工程“星”故事】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访我校“重庆市名师”李天和教授
发布时间:2018-11-15 11:31 作者:党委宣传部 点击率:

李天和教授

在教学中,他注重因材施教,将测绘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并充分利用学校云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广受好评;作为专业带头人,他牵头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项目获测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教学团队负责人,他带领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作为课程负责人,他主导的《GPS测量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入选全国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

他就是我校地测学院院长李天和。开启从教生涯前的11年,他曾在矿山一线工作,矿山测量属于高危险性职业,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是从那时起,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便深入李天和教授的骨髓。

指导学生进行四川温江地形图测量

成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市名师”实至名归

“五一”刚过,重庆几乎就进入了火辣辣的夏天,此刻也正值学校地质测绘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为期4周的野外生产实习时间。在学生中间,常能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头戴草帽,身背水壶,挨组、挨个儿学生地指导教学,一丝不苟、细致入微,那时的李天和教授,还是地质测绘工程学院一名一线教师。

回忆起90年代末,刚到学校任一线教师的场景,李天和教授坦言,当时的地质测绘工程学院仅有1个专业,1个班,4名老师,40余名学生,设施设备更是简陋陈旧。

那时,李教授每天思考得最多的,便是怎么帮助学院迅速成长起来,让该专业的学生更“吃香”。由于有11年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李教授深知,测绘一线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渴望。为使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他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规格,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将以生产性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施“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灵活采用模拟仿真、现场指导、综合训练等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素质塑造有机结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坚持“做中学、学中做”,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他还积极与测绘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主持完成了15门专业课程标准的制订,开发了理实一体化课程13门。在李天和教授的改革引领下,学校测绘专业毕业生个个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每年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1:5,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起薪6000元以上,就业质量颇高。该专业学生还频繁在重庆市乃至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近几年,该专业学生共获得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省市级和行业大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为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

从教19年来,由于成绩突出,李天和教授先后获得“重庆市经委系统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等光荣称号。“天和老师有丰富的生产现场工作经验,能理论联系实际,上课时,拿来很多测绘仪器给我们边操作边讲,配合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灵活多样,我很喜欢上他的课,教学效果好。”“李老师经常到我们教室、宿舍,和我们谈心、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课堂上是我们学业的导师,生活中又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为我们有这样一位教学名师而幸运和骄傲!”同学们这样评价李天和教授。

李教授在澳大利亚培训学习 

带领教师一路“披荆斩棘” 打造国家级教学团队

90年代末踏入教育行业,近10年时间,李天和教授从普通专业教师,逐渐成长为教研组长、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2010年系改院后,担任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在李教授的带领下,地质测绘工程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好的跨越。如今,该学院拥有7个专业,近30个教学班,专业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7人,教学设备近300余台,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25个,能同时满足10个班级400名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

李天和教授一直高度重视团队队伍建设,并坚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引领原则,以严谨、科学、扎实、认真的钻研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营造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学风。他还根据专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虑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途径,加大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以良好的制度建设保障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团队优良学风的带动下,2008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团队建设成为重庆市教学团队;仅2年时间,该课程团队又一跃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李天和教授指导的邓军、王云等5位青年教师,分别成长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科技标兵等。不仅如此,学校测绘团队还有6人取得了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16人成为测绘地理信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既得成绩只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其实不需要刻意追求。”李天和教授表示,“革命”尚未成功,还需再接再厉,下一步,将与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力争将学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群。


(责编: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