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全面加强学院党建工作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时间:2025-03-28 14:15 作者: 党委组织部 浏览量:


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党建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深度融合,从“党建统领、思政铸魂、专业提质、队伍强基、平台赋能”五个维度出发,落实十项重点任务,创新构建“13510”党建统领事业发展机制。

一、党建统领,强化基层战斗堡垒,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先锋

着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学院党总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形成“四学四有四化”学习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专业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着力强化党组织组织功能。深化校企支部“三共五联”联建机制,先后与江津电信等企业形成深度融合发展态势。选派17名党员教师赴软通动力等企业挂职,主动融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学院社会服务产值位居全校首位。

二、思政铸魂,擦亮思政育人品牌,提升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着力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党总支牵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建优秀课程团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获评国家在线精品课1门,重庆市职教课程建设优秀案例2项。

着力打造“红岩工匠”思政育人品牌。立足“红岩精神”铸魂育人,依托“乌金文化”育人传统,构建“132N”大思政格局,打造“红岩工匠”思政育人品牌,获市级“大思政课”建设优秀案例二等奖。

三、专业提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党总支紧密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方向,专题部署推进产教融合,推动专业群重组、课程体系升级等教学攻坚任务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重庆市委领导推广批示。全院基本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位居全校第一。

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组织骨干党员赴企业调研形成需求清单,召开廉政工作会、项目推进会,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传感器芯片封装测试生产实训中心”设备更新项目获得政府经费支持并进入建设阶段。

四、队伍强基,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筑牢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

着力健全发展党员工作体系。党总支深化“总支委员联系支部、教师支部联系学生支部、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党员联系群众”四级联系制度,完善学院分党校培养体系,贯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发展对象教育和党员常态化教育,加大对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2024年,获重庆市巴渝学者称号1人、重庆市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1人。

着力健全“三谈三解”人才服务机制。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三谈三解”(谈思想解困惑、谈发展解路径、谈需求解难题)精准对接人才成长诉求。以两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赋能“双师型”教师能力跃升。获批重庆市“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五、平台赋能,打造科研竞赛新机制,推动实践育人提质增效

着力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统筹资源建立“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工程中心”,党员博士、教授牵头围绕智能组网、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等技术领域组建科研团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着力创新科研竞赛机制。加强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项目培育的全面保驾护航。开展赛前心理辅导、赛中思想动员、赛后经验总结。2024年,学院新增国家级荣誉15项,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创新大赛中获3金4银,实现了重大突破。


(供稿: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