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案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坚持以人文精神、职业精神为核心,从文化育人理念、育人品牌、考核评价三方面积极探索具有工科学院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以“敦品笃志、格物善工”的院训为底色,围绕 “Responsibility(责任)”“Team(团队)” “Creative(创新)”“Vitality(活力)”,构造“敦品-责任、笃志-团队、格物-创新、善工-活力”四个维度映射学生成长四阶段,搭建分层分类阶梯式成长育人环境,完善以院训、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文化育人体系。以“课程、活动、实践、环境、网络”为载体打造五个品牌特色,不断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深化文化育人路径,构建“四维五品”文化育人体系。
图1 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四维五品”文化育人体系
一、 建构文化育人体系
(1) 促进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滋养“敦品”精神实践研究。在学习的第一阶段,即为1-2学期,通过专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学习,结合红色文化主题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等,使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企业文化元素和专业课程教育相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相结合,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砥砺个人品德,培育个体文化的内在驱动力。
(2) 培育学生“团队”精神,浸润“笃志”情怀研究。在学习的第二阶段,即为第3学期,考虑个体学习差异性,实施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思路,创造模拟企业情境,感受企业文化精神。通过搭建“校内+校外”双贯通学习环境,构建“学校+企业”双重教学资源,实施“学校考核+企业考评”双考核制度,培育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着力打造以“博学笃志”为精神内核的文化育人形式。
(3)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涵养“格物”情操研究。在学习的第三阶段,即为第4学期,以红色文化、企业文化为支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创新文化建设为辅助,使学生对优秀红色文化、艰苦奋斗精神、创新创业行动具有深刻的认同,将学生的职业学习、专业学习与生活体验深度相融,进而促进“创新奋进、格物致知”的个体文化育人的内核形成。
(4) 营造学生“活力”氛围,培育“善工”志向研究。在学习的第四阶段,即为5-6学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训中心、打造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实现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引导的转变,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以“敬业、精益、专注”为内核的善工匠者,着力打造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模式。
图2 “书香学院”文化育人新环境
二、 创建文化育人品牌
(1) 课程品牌打造。以“职业素养课程+课程思政案例”为载体,打造课程品牌。其一,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创建职业精神学堂、职业心理学堂、职业形象学堂、职业沟通学堂、职业创新学堂、职业安全学堂等六大课堂,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教学总过程。其二,以“红色家书”为底蕴,积极推进优秀红色家书文化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打造融入思政元素的“品牌课程”。让红色家书中多彩丰富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之在主题、内容、方法、载体等各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2) 活动品牌打造。其一,充分发挥红色家书的育人功能,延展文化育人的深度。首先,通过创建文明校园,开展以红色家书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其次,构建“点—线—面”的阅读氛围,以寝室、班级、专业为主体,打造“书香寝室”“书香班级”“书香学院”,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其二,不断丰富红色家书的教育形式,拓展文化育人的广度。开展结合专业特色育人新活动,以“唱、读、讲、演”的形式扩大红色家书的影响力,助推家国情怀教育落地生根;其三,发扬优良传统塑造良好家庭家教家风,延展文化育人的长度。
(3) 实践品牌打造。以“3+N”技能大师工作室聚落为载体,其中涵盖“付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杨智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汪应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三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另有“蛙圃数字媒体工作室”“AC广告工作室”“创杰工作室”等多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以课堂、社团、文体活动、新媒体平台为辅助,打造一系列大师工作室“思政工作坊”,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力行“传、帮、带”之责,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4) 环境品牌打造。其一,打造融入企业文化的教室。在教学楼模拟企业标准建设工位式学习环境,在校三年学习期间,每位同学都配备独立且固定的工位,在工位实行“边教边练”“边学边做”,使学生提前体验上班环境,为学生适应企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建设企业氛围实训室和工作室。按照企业规章、操作程序、工艺流程建设实习实训真实的企业环境,将合作企业的管理理念、精神价值观、管理模式等内容上墙。其三,学院在二郎工业园区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借企业真实的工业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
(5) 网络品牌打造。其一,契合专业建设,打造网络实践平台。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及专业优势,利用数字工具,探究红色家书文化研究数字化平台,开发特色文化育人主题网站,拉近大学生与红色家书文化的距离,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书香学院”文化积蕴;其二,开创“互联网+阅读”,培植书香文化品牌。借助数据挖掘算法、大数据分析、云储存技术、数据爬虫等新技术,分析学生阅读诉求,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秀红色家书文化与个性化文化育人模式融为一体。
三、 建设文化育人评价机制
秉持“项目考评与企业绩效考评相结合”的理念,本课题拟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性,以学生、教师、企业为多元评价主体,借鉴企业KPI考核形式,实行分级分类、标准把关的个性化考核,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行,并探索健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定量评价指标,创新推行积分兑换学分机制,实现课程置换、带薪学习,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构建“学校考核+企业考评”双考核制度,重点评价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践行企业文化。
活动风采
【读书月活动】我院举行第四届读书月系列活动之“最美读书瞬间”摄影比赛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我院举办“青春向党,奋斗强国”读书月汇报演出
【综合新闻】居家共抗疫 经典同诵读——我校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举办读书月系列活动
我院举办2021年读书月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书籍分享会
【院系新闻】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举办2021年读书月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
【院系新闻】诵读国学经典 分享书香文韵——信息学院举行第三届读书月系列活动之经典诵读
【党史学习教育】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举办“学党史,迎百年”党史专题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