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
根据《重庆市教委关于申报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通知》(渝教办科函〔2013〕152号)要求,请对照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各部门收齐纸质材料后,于2013年9月2日前集体报送科技处,逾期不予受理。待学校初审后,再通知“通过学校内部评审后的申请人”到网上实行申报。
附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通知》
科 技 处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申报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
研究项目的通知
渝教办科函〔2013〕152号
有关高校:
现将2014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项目申报条件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渝教科〔2010〕2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 各高校应对申报项目提供不低于1:1的配套经费,无配套经费承诺的项目不予受理。
(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在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中已经立项,或正承担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四)为保证质量,各校要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严格形式审查,经过遴选排序后上报。
(五)我委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以及项目结题情况和完成质量等因素进行限额申报。对承担我委项目过期率高且结题率低的学校,将视具体情况适量调整或减少批准项目数量。
二、申报范围和重点
(一)请各高校认真研究《2014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选题领域,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科建设发展重点,在《指南》范围内组织申报工作。
(二)重点支持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申报,尤其是从事科研、教学第一线,尚未承担过国家、省部级课题的青年教师,着重提高和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在同等条件下,对与库区经济发展、“两江新区”建设、农民增收以及其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地合作、产学研等方面密切结合的项目给予倾斜。
(四)对普通本科高校市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市级高校工程中心、科技创新团队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相关的项目优先支持。
(五)对特色鲜明,重庆地域空白类项目优先支持。
(六)各校要控制正高职称教师申报项目比例。
三、申报方式与时间
(一)鉴于“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处于试用阶段,为确保2014年科研项目申报的顺利进行,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两种方式。
(二)网上申报:请申报单位组织申报人通过“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三)纸质申报:申报者应认真填写《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计划申报书》一式3份。各高校将申报书、2014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汇总表及电子文档(excel格式)统一报送我委科学技术和学位研究生处。我委不受理个人申报。
(四)申报材料:申报指南、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申报书格式和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汇总表等申报材料请在“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综合管理系统”的首页“申报材料下载”中下载。网址:********。
(五) 网上申报时间为: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9月10日。网上申报需在申报时间内进行,请各申报单位妥善安排申报时间,尽量提前填报,避免后期集中上传,造成网络拥堵无法提交。纸质材料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9月10日前。
四、立项与资助
(一)我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会议集中评审,择优立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2万元左右。
(二)项目研究时间一般为2年,最多不超过3年。软科学项目在半年至一年内完成。
(三)为杜绝项目申报高起点,立项后自行降低要求的不良倾向,提请各项目申报人注意:项目申请书中所填项目研究目标、预期成果等,应以项目预算和项目研究内容为依据,实事求是,并具可考核性和可完成性。
(四)申报软科学类项目须会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申报。
联系人:李建新 杨琴
联系电话:63862091
电子邮件:cqjwkjc@163.com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