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园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校园

【七十周年校庆】风雨70载·我已盛装待你归来——学校建校70周年校庆校友专访

更新时间:2021-10-17 22:56    浏览:次    来源:党委宣传部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载桃李芬芳。在我校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部分校友代表重返母校,与同窗话情谊,为母校送祝福。

在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暨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召开前,我校学生新闻中心的学生记者采访了返校的部分校友。校友们纷纷表示,七十年来所有的校友身上都流淌着母校的精神血脉,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砺苦谨信 惟精弘毅”的校训激励自己,坚定技能报国之心,不断前行,与母校一起再创辉煌明天。

地采39班校友、原成都军区副参谋长谭仕禄,少将军衔:

母校70年来发展很快,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高兴。希望同学们要记住“强国有我”的口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祝愿母校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地采39班校友、原成都军区副参谋长谭仕禄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机电专科305班校友、原学校党委书记刁可问: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也要培养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既要在校内学习,也要在校外学习,要成长为具有职业院校特质的技能型人才。

机电专科305班校友、原学校党委书记刁可问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原学校副校长陈真:

为了表达此刻激动的心情,以及对学校的感谢,我作了一首小诗送给我们的学校:金秋十月迎校庆,丰硕七秩照华龄。芳草湖映长天远,遏云碧霄凯歌行。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原学校副校长陈真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采煤78班校友、重庆松藻三联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建明:

希望学弟学妹们思想上忠于党,跟党走;学习上打好专业基础,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中广交好友,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采煤78班校友、重庆松藻三联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建明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采煤94班校友、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朝斌:

看着母校发展越来越好,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和骄傲。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青年一代创造了无限的可能。青年学生成长在和平的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候,所以更要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开拓视野,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采煤94班校友、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朝斌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采煤73班校友、重庆南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涂晓东:

回到母校心情十分激动,在母校学习的三年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那时候老师对我们非常照顾,不仅教授我们专业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记得第一次实习的时候,同学们从学校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来到条件艰苦的矿井,大家还是十分畏惧,但老师告诉我们“成大才,担大任,必须要去锻炼,去实践”。希望母校能越办越好,培养更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采煤73班校友、重庆南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涂晓东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财会22班校友、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忠堂:

母校从1951年到如今,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七十年来学校的教风一直不变,始终全力投入到立德树人中,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高。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素质过硬,也很务实,深受用人单位的喜欢。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下苦功夫学好专业知识,不断钻研专业技能,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丰厚的成绩。

财会22班校友、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忠堂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文秘01班校友、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高级经理官志彬:

当年我是在上桥老校区学习,我还记得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闲暇之余和同学一起爬校园后面的小山坡,晚上也一起在操场上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那时候的校园生活很充实,让人无比怀念。同学们应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秘01班校友、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高级经理官志彬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地质24班校友、中海海洋城市建设(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明:

毕业后我一直和母校保持着联系,公司也和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母校注重实践锻炼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的优秀学子,这也为同学们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24班校友、中海海洋城市建设(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明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工民建01班、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唐清:

毕业后,我一直关心着母校的发展,看着母校一步步发展壮大,我心里特别高兴。母校七十年办学之路,历经艰辛,很不容易,祝愿我们的母校未来越办越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早日实现职教本科梦。

工民建01班、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唐清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供稿:党委宣传部/采访记者:秦波 周威 刘雅欣 苏丹 王莹/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