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园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校园

【工程“星”故事】朱永丽:愿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更新时间:2020-04-02 16:59    浏览:次    来源:党委宣传部    

去年12月初,来自我校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71班的胡云科同学收到了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通知。胡云科将这条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他的专业老师朱永丽。

“我很乐意为他们多做一点分内事”

从去年年底至今,朱永丽老师为了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7级毕业班的同学们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她多方联系,奔走于各个合作企业之间,将自己变身为了一座连接起学生和企业的“桥梁”。胡云科就是在她的引荐之下,顺利进入到了这家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就业指导虽不是我的首要工作,但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就业信息和资源,同时我了解我的学生,也知道企业的人才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所以我很乐意为他们多做一点分内事。”朱永丽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日前,在朱永丽和她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已与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康宁显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行业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在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邓国萍表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除了要依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有力措施以外,作为二级学院也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让每个教师都加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来,上下联动“一盘棋”,合力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学生就业需要老师的帮扶,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朱永丽在积极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带动其他老师一起加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来。“学生就业需要老师的帮扶,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就需要专业老师和班主任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在她看来,专业老师和班主任实现充分沟通和交流,是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指导的重要前提。为此,她建立了两个关于就业指导的工作交流群。一个是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班主任交流群,另一个是18、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班主任交流群。

在17级班主任交流群里,朱永丽将相关就业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给班主任,班主任在经过筛选后将信息转发至各班级群中。同时,班主任也会将暂未就业的学生的求职信息分享在交流群中,朱永丽会根据学生的求职信息,有针对性地联系合适的企业,尽可能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

在18、19级班主任交流群,朱永丽组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班主任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她向班主任讲解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1+X”证书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等与学生毕业和就业相关的内容,便于班主任在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能对学生进行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待疫情结束后,我们的交流活动会延续下去,形成一种固定的工作模式,共同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朱永丽说。

截止3月底,在朱永丽老师和她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7级就业率已达94.44%,面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朱永丽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在她看来,不断地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才是教师交给自己的最满意的答卷。


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朱永丽(受访者供图)

(供稿:党委宣传部  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